第(3/3)页 正如后世我国于1949年开国,但这却并不代表国内就太平,光剿匪战争就打了三年,歼灭了二百多万土匪流寇,可见要肃清余毒没那么容易。 大乱后必有大治,现在大乱还未平定,朝廷目前暂时没法管这些疥癣之疾,因此打算先处理掉曹操再整治河南之地。 不过孙坚虽然只带了十多人穿州过郡,但本身武力强悍,虽年近五十,依旧精力充沛,雄风尚存。 抵达了下邑之后,孙坚看到下邑城池附近以及周边汳水沿岸,连绵十余里,密密麻麻无数帐篷,如今朝廷大军汇聚,十多万兵马浩荡南下,聚集起来的营寨覆盖了周围数十平方公里。 包括下邑、丰县、杼秋、萧县等地皆是刘备大军的势力范围。曹操的军队则位于汳水南岸,于梧县、相县等地铸造防线,颇有点当年刘邦项羽彭城之战时的情景。 孙坚手中有刘备的诏书,一路过来早有人通禀带路,作为卫尉,除了由同级别的尚书令贾诩来迎接以外,刘备还派了上将军之首的典韦过来。 要知道虽然典韦不是大将军,但在九大上将军中排名第一,对标的是九卿之首太常,派他过来,这个接待规格是非常高的。 所以孙坚心中就更加安稳许多,在贾诩和典韦的带领下,一路进入城内,抵达了刘备居住的临时行宫。 说是行宫,依旧是之前的县衙府邸而已,刘备此时就在中厅召集诸多大臣议事。 得知孙坚到访,刘备便中断了会议,在后院单独召见孙坚。 后院庭中,正是深秋时节,草木发黄枯萎。 刘备坐在亭中等候。 贾诩和典韦带着孙坚过来,见到刘备在等他,孙坚连忙上前跪地俯首道:“臣叩见陛下。” “文台起身。” 刘备笑着招了招手,说道:“坐在朕身边来。” “多谢陛下。” 孙坚便走了过去,坐在刘备旁边的席上。 贾诩和典韦也各自坐下。 刘备盘膝而坐,笑着问道:“文台一路过来,可还算顺利?” 孙坚拱手说道:“托陛下福,虽有些许贼寇,但臣亦是马上出身,皆被臣杀退。” 刘备左右看看,笑着说道:“看来文台有廉颇之志,宝刀未老呀。” 众人附和着笑了几声。 刘备又说道:“不瞒文台,此次叫你过来,其实是因为一件事情想麻烦于你。” 孙坚连忙说道:“麻烦不敢当,但请陛下吩咐便是,坚食朝廷俸禄,又曾经为陛下所救,此等恩情,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备笑道:“倒不至于赴汤蹈火,最近朝廷得到情报,曹操邀孙策与刘表大军云集于汝南、沛国、下邳一带,这些军队可不比之前的队伍,乃是孙刘主力,不容小觑,我听说文台的四大老将,便在其中。” 孙坚顿时精神一振,说道:“陛下,那不肖逆子在叛乱之后,臣亦多次写信痛斥于他,他却不曾醒悟。唯独跟随我多年的四大老将皆俯首听令,若臣去劝降,德谋、公覆、义公、大荣四人,必然阵前倒戈,到时候大战必胜。” 让对手的四个大将在阵前倒戈,而且还是自己的儿子,听上去有些父慈子孝的意味。但孙坚也没有办法,一家老小一百多口人都在洛阳,只有孙策和孙权在江东,且孙坚也并不认同孙策的想法。 所以舍弃两个儿子保全大局才是关键,这使得他连为儿子求情饶孙策一命都不敢。毕竟谋逆是大罪,若因为谋逆之人是大臣的儿子就网开一面,那其他人岂不是纷纷效仿? 不过刘备却摆摆手道:“文台误会了,其实我并不是想让文台劝降那四名老将。” “那是?” 孙坚有些纳闷,既然不是劝降,那叫他来是做什么? 刘备与贾诩互相对视一眼,微微一笑,然后脸色骤然严肃起来,说道:“孙坚听令!” 孙坚浑身一个激灵,爬起来跪伏于地道:“臣在!” “朕封你为上将军,领北军一万,为讨逆先锋,南下剪除国贼,平定江东!” 刘备目光凝重地看着他:“文台,你是江东人,朕让你去平定江东,便是为了让你尽人和之利,若你能平定孙策,生擒孙策孙权等人,朕特许你自行处置他们二人,是杀是留,随你心意。” 孙坚愣在原地许久,过了片刻,眼泪留下来,双手齐眉弯腰碰地,心悦诚服地叩拜在地上,哭喊道:“臣......多谢陛下天恩,孙坚必不负陛下厚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