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船队回航-《三国之谋伐》
第(2/3)页
除了自己的妹夫诸葛亮以外,就连沮授田丰荀彧荀攸这些认识多年的友人,他都没有给他们看过,可谓是传世珍宝,家传典藏。
可以说目前大汉关于经济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基本已经处于后世的初中阶段,正在向高中迈进。
这已经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
像刘备荀彧这些帝王将相,也都开始注意到了经济、农业、数理化对于人们生活产生的作用,纷纷开始重视起来,了解了什么叫国家宏观调控,了解了什么叫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
其实这些东西都不是什么深奥的知识,初中和高中政治都有教。里面涉及到了国家层面的战略方针,市场经济、财政、税收、储蓄、贸易等等。
后世粗浅的政治理论在现在都是高深学识,跟在陈暮身边,让刘备他们了解一些这样的知识并不是一件坏事。
众人又聊了一会儿事情,如西北的战事情况,河南与淮南目前的民生治理问题。
过了约半个时辰,刘备去上了个厕所。
王植匆匆进来,左右看看,见皇帝不在,便拱手向诸位内阁大臣道:“阁老,青州急件。”
内阁替代了尚书台手握天下权力,自然有资格观看和批阅。
荀攸拿过来扫视一眼,目露喜色。
正巧刘备回来。
他连忙向刘备禀报道:“陛下,航海司来报,前往外海的船队快回来了。前几年就听说他们已经到了很遥远的地方,找到了亩产千斤的作物,丞相根据他们的描述,起名为玉米、红薯、土豆,现在正在往回运输。”
探索海外对于陈暮来说,是一个大工程。海航司已经运作了十多年,沿途大大小小据点数十个,船队也是一路航行。
每年青州还有无数人要追随他们的脚步,新的船队继续北上补充青壮劳动力。
而最前沿的船队几年前就到了北美,找到了玉米红薯土豆,只是当时他们还未摸透习性,因此在北美建立据点进行深入研究,向当地人学习如何耕种,了解它们的习性。
这又花了一段时间,同时船队继续往南探索到了南美洲,于巴西、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等地建立据点。
在这些地方逗留了一年,与当地人进行交流、了解地方特产之后,薛州和裴潜这才正式返航,带回大量农作物、香料、橡胶树以及各种各样的当地特产。
可以说虽然几年前就发现了这些东西,但真正开始往大汉运输,却是这一次。
因为之前他们必须了解到这些东西的用途,寻找有价值的东西,与当地人进行交流,熟悉它们的种植才能够回来。
现在这十多年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的时候。
也亏得早年陈暮煮海盐以利青州,又开垦日本,疯狂采挖岛国的金银矿产填补国内亏空,不然的话还真不一定能坚持得了这么久。
听到荀攸的话,刘备高兴道:“这可是个好消息,当年四弟曾经花了不少功夫组建航海司,为此我亦十分不解。觉得花费巨额财力探索海外,到底是为何?后来听到回信,说是找到了这些东西,才明白他这么做的原因。”
“丞相的目光长远,令我等佩服呀。”
即便是战略眼光极深的荀彧,也不得不赞叹道:“我等只争朝夕,丞相却已经看到了百年乃至千年大计。大汉千秋万岁,恐怕都是丞相今日之功德。”
刘备笑道:“没想到文若也会拍四弟马匹,不过这话倒也是事实。四弟对船队回航一直心心念念,希望在大汉推广那些高产农作物,如今船队即将回来,就令他们抵达青州之后,大部分先在青州推广,其余送往洛阳试种让朕一观。”
“明白。”
荀攸便把这份公文按照刘备的意思批示之后,让一旁的徐庶送往尚书台去发往青州。
青州那边送往洛阳的公文慢,但洛阳去青州却快得很。
顺着黄河一路往下飘,两三日功夫就到了。
这个时候青州正在为返航船队举行欢迎仪式,最新的消息是他们已经到了朝鲜,正在往蓼城港口航行。
又过了五六日,薛州等人历时十多年,又在海上漂了半年之后,总算是回了青州。
蓼城港口是个天然的避风港,它的北面是黄河,南面是凹进去的一个大型u型海港,被陈暮建设为青州三大港口之一。
汉朝的山河地理跟后世大致差别不大,但黄河位置却是完全不同,而且海平面也不同,蓼城港口的位置,就是在后世的整个东营市市区之上。
这意味着后来的东营市,全都泡在海里。
而且不止东营,包括东营市的垦利区、河口区,滨州市的沾化区以及半个利津县,现在也都在水里咕噜咕噜地冒泡。
令滨州人震怒,东营人落泪。
船队抵达了蓼城港口之后,二三十艘远洋大船隆隆驶入港湾,青州牧钟繇率领大大小小的官员前来迎接,接待的规格那叫一个高。
要知道船队的最高官员薛州和裴潜也不过是六品,而青州牧是正三品,还有一大堆从三品到从五品高官过来。
从这一点就可以知道朝廷,或者说陈暮对海外探索了近二十年的远洋船队到底有多看重。
薛州和裴潜上次踏上青州的土地还是在九年前,当时开拓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楚科奇半岛之后,由于那里的天气实在是过于寒冷,要想继续开拓阿拉斯加,船队严重补给不足,不得不返航进行补给。
等到补给结束,北上于七八年前开拓了阿拉斯加之后,他们就已经抵达了北美,从那以后,除了沿途偶尔有补给站发过来朝廷的信息之外,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现在海上飘荡九年,终于能够下船,二人与随船其余大小官员和无数水手,都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站在船舷上往外观看。
就看到港口外已经是人山人海,前来迎接的家属在港口不断挥舞着手臂,高声欢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