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大庆殿中的较量-《长歌当宋》
第(2/3)页
自从宋辽对峙局面形成后,双方并未再度爆发战争,甚至连小规模的局部冲突都没有过,这在叶安看来主要是因为双方势均力敌,而且加之党项的崛起。
一旦宋辽大战,双方可能都会承受不住其中的代价,无论是宋朝还是辽朝都知道自己的实力如何,不可能毁灭对方的同时让自己完整保全下来。
再加之辽朝不断的学习汉家文明,实行藩汉分治,逐渐的也对南下入侵大宋并没有多少兴趣,至于兄弟之国的说法……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宋辽之间的关系。
虽然双方都不想承认对方为正统,但却又不得不承认,虽然双方都有吞并对方的打算,但奈何实力不允许,于是诡异的战略平衡便出现了。
宋辽边境安定,反倒是双方之间的贸易兴旺,使者往来不断,这便在无形之中加强了汉人与契丹人的友好关系,站在叶安的角度上来看,这就是在促进民族融合啊!
辽朝表态之后,其他各个外使便在心中翻起了惊涛骇浪,大国之间的博弈和关系改变都会影响其他的小国。
原本党项使者打算借用大宋与辽朝之间的紧张关系来谋求更多的利益,但却在殿中看到了宋辽两国之间“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一面,这其实不是让党项人尴尬无比?!
党项在名义上是辽朝的附庸,也臣服于宋,这次正旦大朝会上其在辽朝使用的是大夏国主,在大宋用的却是藩镇守将的名号,毕竟李德明在大宋是有官职的,镇军大将军、右金吾卫上将军…………
这一系列的操作令辽使大为不满,也令大宋的君臣颇为欣慰,但用心之歹毒叶安却是看的清楚,这就是在挑拨大宋与辽朝之间的关系。
国主与将军完全不同,国主更为独立,乃是小国的主人,甚至堪比一国之皇帝,而藩镇将军则是在名义上受中央王朝的统辖和领导,二者之间区别甚大。
但这一点在大宋的文武百官眼中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当初辽朝给党项名分的时候,其目的就是为了牵制大宋,而大宋并未承认党项人大夏国的身份,而是继续以藩镇将军待之。
于是党项人在大宋的朝会上以藩镇的名义上贡便是理所应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