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八章 潜规则-《我在三国加个点》


    第(2/3)页

    别说屯长看起来似乎也就是个比两百石不起眼的小官,但实际上却是汉军军制里面最重要的一环,再向上的军侯直接跨越到了六百石,比很多小县的县长品轶都高,严格上来说是属于将领层级,只负责下令……而下面的队率仅统领其所属的五十人,只管听令执行——至于为什么这样干,那就不是队率需要操心的事了。

    那么如何把聊聊数语的将令……或者连语都没有,干脆就是鼓声旗号转化成具体的作战指令下达给手下的率长什长,就很考验一名屯长的水平了。

    所以汉军正规军中的屯长,只要是干了一段时间而没有犯错被撸下来的,基本上都会具有一定的战术素养,能称得上是将领预备役。

    其实按照官场中的潜规则,想要成为正规的校尉级以上军中高层是必须要有屯长级的履职经验的——这也是以往将门子弟从军会安排的第一个职务。当然,现在文武还没很明确的划分,这种潜规则不仅仅在军方中有,文官系统中也有,除了极少数特殊情况,绝大部分人想要成为三公级,乃至是九卿级,都需要有郡县为官的经验要求。

    光就对刘毅有重要影响的几个三公九卿而言,刘虞,担任宗正前先做过甘陵国相,杨赐,起步先做了陈仓令,就连何进,担任大将军之前也做过颍川太守。

    其实也不能叫潜规则,因为很早这种方式就被放在了书面上了,用《韩非子·显学》里面的话说,就是“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到了唐代,张九龄甚至就摆在了明面上,要求“不历州县,不拟台省。”干脆将其半制度化。

    不过世事无绝对,只要身份地位够硬,这种潜规则就是个形式罢了,就光刘毅所知,何秩在屯长职位上只待了三天,人还没到任呢就升为了军侯,作为当时杨氏继承人的杨赐,因病就没去赴任陈仓令,后面也是一路留在了中枢没再去过郡县为官。

    但说到底那毕竟只是特殊情况。

    毕竟就连最顶尖的二代袁术和杨彪在入中枢之前都要干一遍京兆尹——这严格上来说也属于地方官序列。

    为什么刘毅一直对何秩心存感激?

    正是因为在前期的仕途安排上,何秩帮他把文武两道的必经职位都安排过了一遍,先是担任屯长,后转任县令,有了这个履历,后面就可以直接去雒阳,在中枢为官。

    何秩原先也是打算这样帮刘毅安排的,甚至下一个职位都想好了,比千石的光禄勋属官,太中大夫。

    只不过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没用得上而已,但这个情刘毅是领了的。

    话又说回,如果只是王磐一个人的疑问,刘毅还不一定就要当场解释,但是他只是扫一眼就能看出了,绝大部分的屯长军候级的中坚阶层明显都有这个困惑,那就有必要好好说明一下了。

    毕竟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执行层面,如果不能让他们领会战术意图,那么很容易出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