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过这几片鱼鳞的大小与残留的颜色却是各不相同。 即是说这些鱼鳞来自不同的鱼类,依据这个细节进行推断,这个竹篓极有可能是一个鱼篓,装过各种各样的鱼。 “鱼篓么?” 吴良无法将与这种东西与徐福直接联系起来,毕竟徐福不是渔夫,以他的身份貌似也用不着亲自携带鱼篓。 若非要给鱼篓找个主人的话…… 吴良想到了金卫口中那些曾经进入“鬼洞”便再无音信的人,那些人无一例外全都是渔民,而且都是在海水退去“鬼洞”露出的时候前去赶海的渔民,他们随身背负鱼篓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得出这个结论。 吴良暂时将疑似鱼篓的竹篓放在边,又检查了一下那个石头垒成的小火坑与火坑旁边那块被盘出了包浆的地面,最后才将注意力放在了那个木头箱子上面。 就在这时。 巫女呼又适时插话道:“吴太史,这个箱子定是秦之徐君从倭国带回来的。” “哦?你有何根据?” 吴良扭头问道。 “你看这铆在木箱上的青铜片,当木箱盖子合上以后,两个半圆的青铜片便会对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看起来就像一个太阳,并且在青铜片上还有这些类似波浪交错的花纹,这些花纹代表的是光和热。” 巫女呼认真的说道,“这是倭国最为常见的装饰,表示倭国人对太阳的崇拜,这种装饰在秦之徐君到达倭国之前就有,秦之徐君虽然改变了倭国,但却并未改变这个传统。” “原来如此,看来基本已经可以确定徐福回到过这里了。” 吴良微微颔首,天朝古时虽然也有对太阳的崇拜,甚至有些部落会将太阳当做部落的图腾,但木箱上的这种装饰、尤其是那种波浪交错的花纹却是吴良没见过的,因此巫女呼应该并未说谎,也没有说谎的理由。 “正是。” 巫女呼郑重点头。 说着话的同时,吴良则已经自顾自的拿起了木箱中的一卷摊开的简牍。 这卷简牍上的墨迹十分清晰,字迹的轮廓亦是没有任何晕开的痕迹,保存的相当完好。 吴良一眼就辨认出,这上面的文字乃是秦朝统一之后的小篆,等秦朝覆灭汉朝建立之后,人们就不再使用小篆,而是该用隶书。 因此这卷简牍的成书时间、至少执笔者所处的时代已经有了定论。 而通过简牍上的墨迹。 吴良还得出了另外一个推论,如果这座岛屿没有其他的进入方式的话,那么此书便一定是在这座岛屿上完成的,而并非从外面带进来。 因为简牍上的墨迹太过清晰,完全没有一丁点遭了水的迹象。 接着吴良将简牍完全摊开,很快便看到了此书的题目——《养神芝通要》! “通要?” 吴良一愣,难不成这简牍竟是一篇关于“养神芝”的学术研究报告? “通要”二字翻译过来的确就等同于后世的“研究报告”,只不过不论是秦朝还是汉朝,使用这种名字作为标题的文献都极为少见。 若是如此。 吴良便可以省却许多研究、观察的功夫,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短时间内对养神芝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于是吴良又连忙看向了简牍末尾,那里果然有一个清晰的落款——齐地君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