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么,灾民,就是源源不断的。 长期来看,是一个非常可观的人口来源。 叶青想了想,给自己可以交换给姚垚的商品,定了价格。 “一块布换一个人,不管是男人,女人,老人,还是小孩,如果是完整的,有四名以上家庭成员的家庭,还可以另外多加一块布。” 定这样的一刀切价格,叶青是为了保护那些弱势群体。 如果价格上有了偏差,那么为了追求最高的效益,姚垚他们肯定是会将那些价格低廉的弱势群体,无情的抛弃。 叶青并不是出于什么人道主义有意抬高弱势群体的价格,而是这些弱势群体,只要充分开发培养,这些人也是可以产生很多劳动价值的。 女人可以生孩子。 小孩子可以长大,从小在防风氏长大的小孩,对防风氏的认同感,自然也强。 至于老人,叶青也有考量,虽然交换过来起不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实际上老人是不可能有很多的。 灾民啊,一受灾,以这个时代的习俗,最先死的就是老人了,能够生存下来的老人,极其稀少,花费不了多少代价。 并且,这些代价物超所值。 将这些没用的老人也交换过来,对于那些交换过来的人口,会令他们对防风氏产生好感。 防风氏好人啊! 防风仁慈啊! 连没有用的老人都愿意用一块布交换! 这会令他们感恩戴德,能够更快地认同防风氏,对防风氏部落产生归属感。 而保护了这些弱势群体,也会让那些青壮男人能够更加安心积极的参与工作,而不是满怀着仇恨,或是意志消沉。 有家人在身边,和没有家人在身边,青壮男人能够发挥的劳动积极性,完全是两样的。 并且,有着完整的家庭,也能够让部落的生活秩序更加的稳定和健全,能减少各种乱糟糟的社会问题。 “一块丝绸换一百个人!” “一斤豆油换十个人!” “一条船换两百个人!” “……” “这些交易的人口,不需要你们运送,由我们自己负责,只要你们将人口集中起来,就可以了。” 如果让大虞国运送人口,搞不好半路上就会死一半。 防风氏有船,用船运输,又快又安全,又能携带补给,不会无端的造成人员死亡。 姚垚眼睛放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