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册封与举官-《三国:汉中祖》


    第(3/3)页

    可以说刘禅对当下选官制度的改进,既保留地方州郡举荐孝廉权利,稳固住了对士族的拉拢,又打通士子自下而上的上升空间,拥有科举制以及察举制的杂融影子。

    历史上别看隋朝出现科举制,但实际上依然是士族基本盘,没有五品官以上的举荐,根本参加不了科举制度。直到唐朝采用南齐旧制‘投牒自进’,科举才向下层百姓打通了道路。

    何谓投牒自进?理解亦是不难,既用你手上的身份证明去参加考试,便是投牒自进。

    如现代的公务员开始,大学生凭借手上的身份证便可参加公务员考试。若是按照隋朝或是隋炀帝的科举制,你需要五品官以上开具的举荐证明,才能参加公务员考试,几乎非二代不得参加考试,极大纵容了士族政治。

    而且科举大规模选官,也需要相应的任官制度配合方可实行。毕竟你选出来了候选官吏,有空缺去任命才是最为重要的,没地方去任命,这些人不就成为了冗官了?

    两汉时期因地方郡县拥有举官、委任之权,如郡守拥有征辟官吏的权利,也侧面地限制了科举制的出现。

    但蜀汉则是不同,拥有了这一土壤。早在蜀汉初期,刘禅就与诸葛亮一唱一和,废除了州郡举官之制,功曹之上需中央任命方可出任,限制了郡守人事权利。

    这也是为何刘禅在废除州郡举官之制后,扩大地方举孝廉的人数。有增有减少,方可让这些士子有地方可去。

    可见刘禅对科举的考虑很早便开始了,也实施去做了,受限于当下的政治环境,或客观环境,进度缓慢,也让刘禅限制在旧科举制思维当中,无法突破而出。

    只不过是山涛的那番言语,却让刘禅想通了其间的奥妙。

    不就投牒自进嘛!老子用孝廉代替进士,给地方上保留举荐孝廉的资格,但是我中央也要一批孝廉资格,双管齐下,形成大汉独特的举官制。

    至于印刷术、造纸术,刘禅数年前早就普及到武担学宫,现在搭配大汉的举官制,让中央官吏带到州上,让州上带到郡上,通过参加考试的士子去传播技术。

    总体的框架有了,接下来根据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修补即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