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朕不需要鸡鸣狗盗之辈,更不需要贪图小便宜的妇人,这种人没资格做朕的天子亲军。 朕需要的是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的汉子,是百折不饶,帮助弱小,忠诚于皇帝的汉家好男儿!” 朱慈烺说到最后,张开双臂大声的吼叫起来。 他不希望自己的军队中,全是一些奸诈小人,贪图便宜之辈,军人和文官不同,军人就该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带有正义感。 “吾等一定改正,忠于陛下,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堂堂正正,帮助弱小,顶天立地!绝不做鸡鸣狗盗之辈,亦不做贪图便宜的妇人!” 五千人都是齐刷刷的单膝跪下,齐声呐喊道。 连边上的御林军和一些来看热闹的军官将士,也都跟着跪下高声喊了起来。 “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仍不失为好男儿,不失为朕的天子亲军!” “吴三辅驭下不严,重责二十军杖,其余人解散!” 吴三辅简直要哭了,就他一人没拿,反倒要挨打,却也只能认命。 谁叫他是总兵。 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全军,影响非常巨大,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各营监军太监们,几乎都变得谨小慎微起来。 然后便是各级将领,都认识到了陛下对贪墨的态度和坚决,开始盘算。 也唯有普通士卒受到的感染最大,尤其是那些思想淳朴的汉子,已经在心里暗暗咬牙,要做陛下要求的那种天子亲军,不做贪图便宜的妇人,鸡鸣狗盗的小人。 这就是皇帝的影响力。 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无数人。 ……… 又过数日,整个宣府大同的卫所,试百户以上武官,和大同府的所有文官,已全部赶来,加起来竟不下数千人。 虽然所有人都明知陛下将大家召集到宣府来,肯定没好事,却没有一人敢不来。 一则是对皇权的敬畏。 二则是慑于朝廷的八万大军。 这么多人城中肯定是挤不下的,所以会议只得在城外召开,朱慈烺端坐在高台上,数千人则按照品级,老老实实跪在地上听训。 个个心中忐忑,最最不安,尤其是前面的知州知县和卫指挥使们。 “尔等皆是我大明世袭的武官,你们的先辈曾跟随太祖南征北战,驱逐鞑虏,复我汉家江山,重塑我中华文明! 太祖皇帝为了感念尔等先祖的功劳,将其迁移至两地,赐其田宅官职,戍边屯田,并让后代世袭罔替,子承父业,就是希望他们能世世代代为我大明守护边关,传承至今,多的恐怕已有二十多代了。 我老朱家从未亏欠过尔等,反倒是尔等,两百多年来,仗着世袭官职,将普通军户的田产全部吞没,却又无法尽职守御边关,让朝廷不得不重新花钱募兵来戍边。 尔等竟然还抱怨朝廷拖欠军饷,这也就罢了,我老朱家的皇帝念在尔等先辈之功,一直都睁只眼闭只眼。 可尔等却不感念皇恩浩荡,竟然贪图钱财,明知那些奸商串通建奴鞑子,却仍为其提供兵器粮末,眼中可还有半点朝廷,君父? 而更让人寒心的是,闯贼进犯,尔等本应殊死抵抗,报效皇恩,谁知尔等却直接投降,半点不念累世皇恩。” “竟然尔等无情无义,罔顾我老朱家与尔等世代的恩情,那么两百六十余年的情义,今日便尽了,你们也莫要怨朕,收回当初太祖皇帝赐给尔等先祖的一切荣华富贵!” 朱慈烺说完,所有的武官都是泣不成声,有害怕,也有愧疚后悔。 “陛下,吾等知错了…” “陛下,还请开恩,吾等今后一定报效朝廷,忠于陛下,忠于朱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