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新的卫所制-《明末狠帝,开局就逼崇祯退位》


    第(3/3)页

    “已经晚了,这就像女子失节一般,一旦做了,便永远也无法再弥补,无法洗净!

    朕这次竟然亲自带着大军来了,就绝不会再让你们留在宣府大同!”

    朱慈烺起身背着手,摇了摇头,语气虽淡,却十分的坚决。

    武官们自然也听出来了,一个个绝望的瘫坐在了地上,等待命运的裁决。

    “不过尔等无情,朕却不能无义,看在尔等先祖份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指挥使,守御千户抄没家产,发配琼州,百户千户等,田产,粮食,盐巴充公,举家迁往京城,家丁奴仆愿意跟随者可带走。

    总旗小旗一律贬为普通军户。”

    朱慈烺宣布完后,所有人松了口气的同时,又如丧考妣。

    指挥使和守御千户命虽然保住了,可什么都没了。

    百户千户及同知等,官职虽然暂时保住了,可不动产和粮食盐巴却没了。

    “叩谢陛下圣恩!”

    回过神来后,众人又不得不打起精神叩谢皇恩。

    “要搬迁至京城的,朕给你们半月时间,带着家人来宣府集合,逾期不至者,一律以抗命论处!”

    随即,指挥使,守御千户知州知县,便被关了起来,待抄家完后,前者和以前抓的守备参将等,一起发配往琼州。

    后者则是暂时软禁在京城,待明年秋收后,和那些降过贼的文官,一起赐死。

    这次,朱慈烺打算对两地卫所,从上至下,进行彻底的大整顿。

    所有土地全部先收归国有,然后重新编户分田,每户按成年男女数量授田,每人最低五亩。

    这些土地名义上是皇帝的,军户只能耕种,不得买卖租赁,违者以私吞皇家财产论处。

    同时从全军中挑选出两万名年纪大,或者表现好的老兵,及中低级将领。

    老兵按照他们记录在册的数量授田,每人最多百亩,若超出则补发银子。

    将被授予小旗和总旗官身,分配往各个卫所,可以成家立业,分的田也是私田,但不在发放军饷。

    低级军官,将担任各卫所的百户,同样授私田,最多一百五十亩,可成家立业,每月军饷减半。

    中级军官担任千户,和卫指挥使,分别授予两百亩,三百亩的流田,军饷不减,可以成家立业。

    流田原则上属于他们的私田,但每人在一个卫所只能干三年,三年后调往他处,流田归继任者。

    流田和私田,由于北方已免税三年,可以暂时不交税,普通军户的皇田,虽然不用交税,但要上交四成的佃租给皇帝。

    而近千名监生也会被统一授予八品的武官职,派往各个卫所担任副职,同时负责重新编户分田地。

    这些监生每月有军饷,却不会分地。

    每个百户堡派一人,担任试百户,千户所派一人,担任副千户,卫城派两人,担任左右同知。

    会尽量按照一百户为一百户堡来划分。

    千户所下辖十个百户保,这里一卫辖十个千户所。

    朱慈烺的计划是实行军民分治,军事防御上,由武人出身的主官负责,民事则由监生出身的文人负责。

    而这样的政策,起码会一直持续到天下彻底平定,朱慈烺才会统一修改,制定新的土地政策。


    第(3/3)页